为引领广大青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投身社会建设,12月23日至29日,人文学院教师张旭和辅导员于芊带领14名学生赴辽宁省沈阳市开展以“以文塑旅·从‘新’出发”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融乡村观察、企业走访、文化调研为一体,旨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旅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及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影响,同时使学生直观感受就业市场现状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人才需求,为学生们打开思考未来就业和个人发展的新视角。
实践活动的第一站是沈阳市沈北新区单家村,作为乡村农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中国样本”,近年来单家村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为载体,成功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互促互进。单家村以文化创新创意,以稻田为纸、水稻为笔墨,使水稻种植成为在大地上作画的文化行动,用文化种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资源、新优势。而后单家村发挥规模优势,带动单家村文旅融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期新开发的米糠酵素浴、国画和绳结等项目,不仅带动当地观光农业的发展,也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吸引许多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通过深入探访单家村,我们感悟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振兴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看到了不一样的乡村创业手段,增加了创业信心,从中了解到许多创业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希望、新活力。

实践团在单家村“稻梦小镇”合影
随后,实践团一行人探访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沈阳金晨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我们走进企业工厂零距离参观了设备生产车间,公司管理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的运营模式、产品如何“走出国门”。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新时代转变,感悟到“国之大者谋创新”的时代意义,立志在新时代创新中展现更多青年担当。

实践团参观沈阳金晨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作为文旅融合考察团,团队还参观了辽宁省博物馆和九一八博物馆,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感。参观省博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不禁感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同学们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实践团在辽宁省博物馆合影
参观九一八博物馆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立足民族、国际与未来的视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红色基因,真正做到把使命刻在心头,扛在肩上。

实践团在九一八博物馆合影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增加了自身阅历与实践经验, 直观感受到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及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在科技大发展时代背景下公司企业对人才专业能力上“专、精、深”的新需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创新创业的兴趣,拓宽就业创业新思路, 为其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