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金融学院赴泰来县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李思瑶来源:金融学院发布时间:2024-08-15浏览次数:6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金融学院教师孙思哲和辅导员迟扬带领10名同学于7月7日--7月13日前往泰来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大力发展三农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增强学生金融知识理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就业规划指导,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为导向开展本次社会实践。

奉献精神内化于心,青春支教外化于行

首先,实践团队前往平洋镇解放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有关“扬汉字传承之帆,颂千年文化之蕴”的爱心支教活动,为村里的小朋友们讲解趣味汉字,推广诗词文化知识。课前团队成员制作了趣味汉字卡片,并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以调动小朋友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共同进行了趣味汉字小游戏,使小朋友们品味汉字魅力,并为他们送上了学习用具。在村部,实践团队成员帮助村委会整理资料,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村委会解决相关问题。

(实践团队成员讲解识字卡片)

(实践团队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

时代华章共汇就,乡村振兴崭新颜

随后,实践团队走访了当地村镇企业,向当地养殖场负责人关于当前发展情况、销售情况与未来经营理念进行了解。养殖场负责人指出“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要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带动作用,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实践团队员们和负责人对未来养殖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扶贫车间中,实践队员更是亲身体验车垫制作过程,并与车间员工交谈,感受新农村经济产业发展。

(实践团队参观扶贫车间)

淬炼青春到基层,走村访户田地间

实践团成员深入乡村,开展了走访村委、慰问贫困户等活动。实践团成员为孟德屯十三户特殊家庭送去米、面、油,其中一户家庭,只有老奶奶和儿子两人在家,实践团队成员帮助老奶奶收拾屋内卫生,给老奶奶送去关怀,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向实践团的成员介绍政府扶持政策,政府给他们这样的特殊家庭送来了很多帮助,使得他们这样的家庭有了经济收入来源。

(实践团探望贫苦户)

(实践团在村委会门前)

遇“践”青春,以“融”助兴

实践团成员来到泰来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参观了银行的工作环境,并学习演练银行产品的营销话术及技巧,互动交流与情景演练等环节,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了解银行系统运作机制。同时通过与行长的谈话,使实践团队成员对这个行业有了新的感触,以及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努力从多方面掌握各种业务知识和技能而对新形势的需要。

(实践团队在会议室)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

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泰来县的泰湖公园进行有关农业贷款的实践调研,实践团队分为多个小组在公园分发调查问卷向泰来县居民调研农业贷款相关知识,了解当地经济基础与农业贷款科普情况。调研内容方向分为贷款用途、对其服务满意程度、建议等多个范畴,实践团队共收集到不同年龄阶层500份调查反馈。此团队拓展训练不仅对其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深度了解,更进一步加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和沟通能力,增强专业能力与素养。

通过走访参观,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奋斗历程,尤其是两名泰来当地的实践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更深刻体会到作为金融学子必须加强个人专业素养,丰富金融底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家乡复兴铺路架桥,为家乡产业复兴贡献力量。同时明晰未来就业方向,从实践中学思践悟,遇践未来。

(实践团队分发调查问卷)